恩格斯曾警示全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大多经历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之路。如今,极端天气频发、两极冰川加速融化等恶劣问题愈演愈烈。大多数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还将导致全球整体经济生产力下降。
对于茶产业而言,生态茶园的建设,可以说是以滴水穿石之功,收标本兼治之效。这,远比即刻效益更加重要。2021年中央1号文件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16项总体要求,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图片来源:陈志丹《生态茶园建设模式与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PPT资料
11月19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茶学系实验室主任、福建省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志丹,走进说茶直播间,做《生态茶园建设模式与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公益讲座,详细讲解了生态茶园的科学定义及其建设模式、茶园生态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为茶农茶企建设生态茶园提供了理论与科学技术支撑。
生态茶园建设的必要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良性的互动关系。消费方式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之下,茶叶要能吃、能喝、能玩、能体验。
生态茶园的建设,可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陈志丹老师表示,生态茶园可通过改善茶园土壤、环境、生态等,提高茶叶产量、品质,降低成本和风险,同时还可进行生态茶园旅游、体验,提升茶园效益。
据浙江省茶叶业务系统调查,生态茶园里化学农药使用量平均降低37.0%、化肥使用量平均降低34.7%,茶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茶叶品质明显提升、茶园效益明显提高,采摘茶园亩产值可达939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31元。
△图片来源:陈志丹《生态茶园建设模式与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PPT资料
生态茶园建设标准化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GH/T1245-2019)之生态茶园建设规范规定了生态茶园的术语和定义、生态茶园建设、生产管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及极端自然灾害防控。为生态茶园的建设与生产管理提供了标准化依据。
作为生态茶园建设规范(GH/T1245-2019)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在本次直播中,陈志丹老师结合各种实际案例解读了生态茶园建设的各项规范。
生态茶园
以茶树作为生态系统中主要物种,按照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要求,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为指导,结合茶树生长规律,因地制宜的在园区内合理配置不同物种,配备完善相关设施,科学施肥,绿色防控,建设而成的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利用的茶园。
生态茶园建设模式
物种的多样性越丰富,系统就越稳定,抗风险能力就越高。种养结合,种植多样化,间作套种,立体种植这是生态农业的最大优点。
据陈志丹介绍,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建设模式有如下几种模式:立体结构模式(复合生态型)、食物链模式(循环型)、立体食物链综合模式(综合型)。
01
立体结构模式(复合生态型)
该模式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建设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图片来源:陈志丹《生态茶园建设模式与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PPT资料
01
食物链模式(循环型)
该模式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要求,充分利用系统中的废弃物质,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防止污染,采取绿色生态栽培技术措施。主要有茶树-蓄牧(家禽、家畜)-沼气模式。
△图片来源:陈志丹《生态茶园建设模式与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PPT资料
01
立体食物链综合模式(综合型)
指立体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模式,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
△图片来源:陈志丹《生态茶园建设模式与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PPT资料
茶园生态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
茶园生态管理技术包含茶园生态治理、茶园生态栽培、茶园生态防治等方面。在实际生态茶园建设中,需要进行系统地规划布局和设备设施配套。直播中,陈志丹从生态茶园生境选择、茶园生态系统营造、茶树品种的选择与搭配、土壤营养调控技术、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极端自然灾害防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技术要点解读。
△图片来源:陈志丹《生态茶园建设模式与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PPT资料
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茶业作为富民产业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祝愿大家,在喝茶中拥有健康、享受欢乐!”陈志丹说道。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